液化氣爆炸事故的另外一面:氣站裡的“黑氣”

液化氣爆炸事故的另外一面:氣站裡的“黑氣”

#產業觀察#

正解局出品

最近,銀川、新密、酒泉等好幾個城市發生液化氣爆炸事故。

性骚扰也OK学园~钟声一响立即催眠!?~ セクハラOK学园~チャイム鸣ったら即催眠!?~

23款雷克萨斯LX600国庆期间全系降价

現場,驚心。

不排除再加息?欧央行管委:通胀冲击可能令利率继续走高

事實上,液化氣罐安全事故並不算少見。

大部分事故原因普遍都會定性爲“操作不當”。

旺报社评》由清零到共存路线图

但也有最讓人氣憤的做法:

重磅!2021年各高校艺术类专业最新排名出炉!

摻混二甲醚。

南方电网发布首个自主可控电力大模型 百度文心大模型提供支持

公主的骑士

2019年12月3日,北京順義區牛欄山鎮的北京京日東大食品有限公司的一期生產車間內發生燃氣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400萬元。

最後,追查出原因就是,工廠使用的液化石油氣中,被加入了二甲醚。

二甲醚是什麼?

爲什麼不法分子明知道違法還要加二甲醚呢?

通常而言,我們生活中所使用的燃氣能源主要分爲三類,分別爲人工煤氣、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等三類,都屬於清潔能源。

天然氣和人工煤氣通常是由管道直接輸送到用戶家中,而LPG(液化石油氣)卻是通過灌入氣瓶再向用戶供應,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煤氣罐”。

生活中燃氣能源的主要分類

正常情況下,液化石油氣的成分包括乙烯、丙烷、丁烷、正丁烷、異丁烷、丙烯等重碳化合物,其中以丙烷和丁烷爲主,基本不含烯烴。

中國科普網報道稱,1公斤LPG的熱值爲11000大卡/kg(46044.37千焦),基本和汽油差不多,1公斤TNT(炸藥)的爆炸能量約爲4200千焦,因此一公斤LPG完全燃燒的熱量大約是10公斤TNT(炸藥)的能量。

俄军溃不成军,准备丢弃武器毁桥:第2特战旅遭遇致命围攻!

由於發熱量高、易於運輸、儲存設備簡單等優勢,因此LPG一直被廣泛應用於商業、民用等領域。

同時,液化石油氣罐一旦發生爆炸,其破壞力也非常驚人。

多家媒體報道稱,一個普通家用煤氣罐的威力相當於3000顆手雷爆炸,足以摧毀兩棟樓。

液化石油氣罐爆炸時的摧毀程度驚人

事實上,近年來,關於液化氣罐發生安全事故的報道,早已屢見不鮮。

今年2月,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安全管理工作委員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造成液化石油氣爆炸原因中,老化破損、脫落等造成軟管問題的佔比最高,約爲36.7%。

然而,天津大學教授姚德春卻表示:“歷年來,多數液化氣爆炸事故原因被定性爲操作不當,但倘若有條件深究的話,會發現事實上多數爆炸事故的真正元兇,其實是違規摻混二甲醚導致的。”

偶活學園STARS!(Aikatsu STARS!、偶活學園STARS!、偶像學園STARS!)第2季 木村隆一

二甲醚是一種可燃燒氣體,雖然其燃燒熱值僅有液化石油氣的2/3左右,耐燃性效果一般,但二甲醚屬於無色無味的氣體,可與LPG互溶,價格始終低於LPG,倘若在液化氣中摻入二甲醚,以純液化石油氣的名義售賣,那麼就能獲取鉅額暴利。

热火0-1掘金,系列赛才刚开始,悬念还很大,这些冠军也都曾0-1

由於二甲醚特殊的物理屬性,液化石油氣摻混二甲醚具有“買起來便宜,用起來貴”的優勢,早在數年前就已經從廣東傳開,成爲液化石油行業經營公開的“秘密”。

但液化氣罐的密封圈和輸氣膠管都屬於橡膠製品,純液化石油氣沒有腐蝕性,二甲醚不僅對橡膠產生嚴重的腐蝕作用,而且可能會導致火災、爆炸等嚴重安全事故發生,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NHK狠开铡! 今年《红白》没有杰尼斯艺人

卓創資訊分析師李建曾分析稱,摻入液化氣罐中會從內部腐蝕密封鋼瓶的橡膠圈,也很難被發現,時間一久就會造成液化氣泄漏,此外如果摻混二甲醚液化氣作爲民用,長期使用也會腐蝕鋼瓶和竈具之間的橡膠軟管。

柳州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並且其在相對封閉空間裡,當泄漏量達到一定比例,混合氣體一旦遇到明火,就會導致瞬間爆炸。

摻混二甲醚後遭腐蝕的液化石油氣罐體

近年來,國家一直嚴格打擊液化氣內摻混二甲醚的違法行爲,並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

创业板上市委:雷尔伟、荣信教育首发过会速达股份遭否

2008年3月7日,國家質檢總局發佈《關於氣瓶充裝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明確規定,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氣中摻入二甲醚後充入液化石油氣鋼瓶或在焊接氣瓶中擅自加入不明化學添加劑。

雷克萨斯LX600豪华越野五种驾驶模式

然而,在巨大利益驅使下,依舊有人選擇鋌而走險,通過在液化氣中添加二甲醚,獲取暴利。

2021年1月,《新京報》報道稱,不少液化石油氣站爲了牟取暴利,會在液化氣中摻入二甲醚進行售賣,在河南商丘夏邑縣經營有三家氣站的劉須田便是其中之一。

某氣站的工人在充裝摻二甲醚的液化氣罐

雖然劉須田也知道往液化氣中摻入二甲醚屬於違法行爲,但其所帶來的高額利潤,令他根本“拒絕不了”。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二甲醚市場價格均價約爲4100元/噸,2023年1-6月份的均價在4000元/噸。

而民用液化氣在2022年均價約爲5800元/噸,2023年1-6月份的均價在5000元/噸左右。

通過這組數據可以看出,民用液化石油氣和二甲醚之間始終保持着很高的價格差,2022年價差達1600元/噸左右,2023年1-6月份的價差也在700元/噸左右。

這意味着,假如氣站摻入50%的二甲醚,每噸液化氣的成本至少下降700元,多的時候可以達到一兩千。

同時,二甲醚不如液化石油氣耐燒,同樣滿滿的一罐,摻入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氣消耗得更快,迫使用戶不斷購入。

亚马逊将向 AI 初创公司 Anthropic 投资 40 亿美元

如此誘人的利潤,導致液化氣站摻混二甲醚的比例非常驚人。

劉須田直言,液化氣站會根據季節變換摻混比例,冬天冷的時候,壓力低,容易燒不乾淨,就按照按5:5摻混;到了夏天炎熱季節,壓力高,摻的二甲醚比例也會提高,甚至會摻到7:3,二甲醚含量高達70%。

火爆全网的高中同学盲盒视频:10年前考得最好的人,如今怎么样了

這或許就不難理解,爲何每年夏天是液化石油氣爆炸的高發季節。

海纳百川》中止ECFA近了(赵兴鹏)

銀川爆炸現場

桃园平镇区东光路201巷拓宽 黄敬平力争市府允诺打通瓶颈路段

在相關規定中,沒有危化品經營許可的民用液化氣站不能售賣二甲醚。

但現實中,不少二甲醚生產廠家爲了掙錢,都會給沒有資質的氣站開“綠燈”。

新京報曾經有過報道:隸屬於河南能源化工集團的河南龍宇煤化工,是當地一家有名生產二甲醚的企業,該公司的二甲醚生產線自2008年投產以來,年產二甲醚20萬噸。

新京報記者暗訪發現,每天都有幾十輛槽罐車進廠運送二甲醚,車牌號一般歸屬地多爲安徽、河南和江蘇,每次大約能運25噸二甲醚。

1-0尤文图斯爆发,送大黑马首败,反超AC米兰升至第2,国米怕吗

一輛載有二甲醚的液化氣運輸槽罐車在路上行駛

表面上,生產廠家不販賣二甲醚給沒有危化品經營許可證的公司,但實際上,只要通過有資質的中介,沒有資質也可以購買。

這些二甲醚被運送到液化石油氣站後,會被摻入液化氣中混着賣,當民用燃料出售。

山東德州盛德源化工有限公司的一位經銷經理採訪時表示:大多數二甲醚廠家生產的二甲醚都被賣給了液化氣站。

80后共青团青海省委书记董玉毅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正厅长级)

可以說,雖然二甲醚是允許合法生產的化工產品,但由於過分依賴液化氣,導致二甲醚行業非常畸形。

北京卖福田奥铃新款8档高栏4米2货车的

超级修复 超级豺狼

在2010年左右,二甲醚被廣泛摻混入液化氣中,年產量也一度達到高峰,超過了500萬噸。

後來,四部門聯手整頓液化氣市場摻混二甲醚的情況,對液化氣市場嚴格管控,二甲醚產量有所下降,但依舊維持在200萬噸以上。

歸根結底,在於液化氣站太過“狡猾”。

當有相關部門檢查時,這些液化氣站也有辦法進行“應付”。

OpenHarmony Meetup 2023 常州站圆满举办

在液化氣站內通常裝有五個大型氣罐,其中兩個會裝有純液化氣,另外兩個儲存的是摻入二甲醚的混合氣,中間的一個儲罐爲純二甲醚。

因应2030年护理人力需求政院提策略 三班护病比有望入法

而爲了應對檢查,管道也會設置三根,可以充三種氣,任意切換,需要開哪個閥門就出哪種氣。

琼斯场均3+2却豪言打爆巅峰鲨皇:将成MVP+DPOY 美媒嘲讽脱离现实

有人來檢查的時候,需要抽取液化氣樣本進行檢驗,液化站就會裝純液化氣送檢,這樣一來,也很難查出問題。

夏邑縣業廟液化氣站五個大型儲罐就暗藏着摻混二甲醚的“玄機”

一代天驕 小說

海纳百川》中止ECFA近了(赵兴鹏)

然而 ,液化氣站“機智”牟利的背後,卻需要無數家庭爲之“買單”。

根據中國燃氣協會發布的《全國燃氣事故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液化氣事故一共發生450起,造成45人死亡,294人受傷。

其中,液化石油氣事故數量佔到燃氣事故總量的56.1%,遠高於天然氣事故33.7%的佔比。

同時,按照事故類型看,餐飲用戶一直都是燃氣事故發生的高危人羣。

因此,要想真正減少液化石油氣爆炸,一方面需要有關部門繼續大力打擊液化石油氣摻混二甲醚的現象,另一方面則需要提高天然氣改裝率。

新光三越董事会下午再战 现任董座可望续任

然而,由於管道天然氣的安裝成本太高,作爲液化石油氣爆炸的重災區,無論是餐飲商家還是房主對改造的積極性都並不高。

不過,現如今全國各地不少城市已經在推動餐飲店的液化氣改造,一旦能真正推廣成功,勢必將極大降低液化氣罐的爆炸率。

兰德酷路泽LC300延续硬派越野设计风格

雖然我們無法挽回逝去的生命,但希望悲劇不要再發生。

要不然等警鐘再次響起,只會爲時已晚。

美经济遇逆风 企业主多唱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