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長照2.0 換湯也要換藥

編‧輯‧室‧報‧告-長照2.0 換湯也要換藥

什麼是最核心的重點?最主要應該包括:哪些地方是長照機構優先設置地點?臺灣的照護人力是否足夠?如何培養更多的新人投入?有沒有更合適的長照方案?

首先,全臺目前有5%以上的長照機構,是地處偏遠,使高齡者或其家人,缺乏安排長輩入住的意願;其次,照護人力缺乏及如何訓練,也是一大難題。

妖妖金 小说

其中,長照機構除了牀位外,也應同時考慮照護者及被照護者的合理比重。亦即,一個照護者所照顧的人數,必須在合理範圍內,超過的話就會降低照護品質,也不被政府許可。

也就是說,長照機構就算牀位多多,也有很多高齡者有意願入住,但若沒有足夠的照護人力,光有牀位等硬體設備,這些長輩依舊「住不進來」。據統計,目前全臺公設長照機構中,入住佔比僅接近80%,亦即,有將近20%的硬體投資是被浪費的。

那麼,該如何解決照護人力問題呢?除了在醫護專科學校廣增相關係所,培訓相關從業專才外,或許讓高齡者的照護,透過社區化的方式來落地生根,是眼前可迅速進行的一條明路。

雖說,臺灣現在已有不少小規模、結合醫療機構、多機能又有好口碑的私人照護機構,分佈在全臺各地,如雙連安養中心、長庚養生村、潤福生活新象等,但那畢竟只是少數,而且,收費較高。未來我們若能引進日本廣爲設置的「附照顧服務機能的住宅」,或是在國內推展「多功能的複合式共生住宅」、「多世代共生住宅」等構想,相信較能有效解決長照問題。同時,也要引進民間的力量,善用二度就業人力,加速招募、訓練所需要的照護人力。

人本道路挤压汽车空间 单车、机车被迫进混合车道民怨炸锅

據調查,很多長輩很排斥因長照需求、而入住離家太遠的長照機構,他們不想和子女、兒孫們分隔兩地;若能透過共生宅,或是小規模、多機能照護機構的社區化,讓長照在臺灣各地落地生根,這些問題馬上就能獲得改善。

少子化浪潮不斷逼近,完整的長照制度迫在眉睫,執政者在規劃時,不妨多參考國外成功案例,換湯也要換藥,才能善用人力物力,推出國人最需要的安老方案。

「新北小女警」巡逻车翻覆 黄车遭直冲全毁 女驾驶好兴奋

蒋万安推百条文旅路线目前仅12条 文化局长:若跳票就下台

手牽寵 國寶集團黄金海岸高球場舉辦2023重陽公益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