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是中國武術中的一項重要訓練,它源於古代攝生術蟬眠法,是一種身體靜止的訓練方法。據傳,站樁起源於道教,最早是爲了修煉內功而發明的一種功法。後來,它被廣泛應用於武術、氣功、醫療和健身等領域,成爲了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健身方式。在內家拳中,就有“未習拳,先蹲三年樁”的說法,可見其重要性。
站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增強身體的穩定性和平衡性
站樁時需要保持身體的姿勢穩定,這可以幫助增強身體的穩定性和平衡性,預防跌倒等意外事件。
(2)提高身體的耐力和力量
站樁需要保持一定時間的靜態姿勢,這可以鍛鍊身體的耐力和力量,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3)調整呼吸和放鬆身心
站樁練習需要注重呼吸的調節和身心的放鬆,可以幫助緩解身體的緊張和壓力,增強身心健康。
(4)增強內功和調整氣血
站樁功可以幫助增強身體的內功,提高氣血的循環和調整身體的機能,促進身體健康和養生。
(5)增強注意力和集中力
站樁需要保持靜態姿勢和集中注意力,可以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有益於思維和學習。 常用的站樁練法是靜態站樁和動態站樁。靜態站樁是保持一定姿勢不動,如單腿站樁、馬步站樁等;動態站樁則是在保持姿勢的前提下進行一些動作,如站樁轉體、站樁起落等。這些練法可以幫助提高身體的平衡性、穩定性和耐力,同時也有助於調整呼吸和放鬆身心。
在站樁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想成為「部落客」第一步怎麼做?不是開電腦、拿紙筆!17年資深作家心法大公開
(1)姿勢正確:站樁的姿勢應該是放鬆自然的,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微屈,臀部自然後縮,胸腹收緊,肩放鬆下沉,頭頸自然伸直,保持頭正中,呼吸自然,眼睛微閉。
(2)身體平衡:在站樁的時候,要求重心放在前腳掌的涌泉穴,但實際上是全腳均勻分佈,有時候會到前腳掌,有時候會到腳後跟,有時候會到內側或者外側,這樣氣血循環才能得到最好的改善,身體也才能得到最好的調理。
(3)呼吸順暢:站樁時,要注意呼吸自然順暢,尤其是要注重慢而深的呼吸。呼吸的節奏應該平穩、自然,不應該急促或斷續。
(4)注意用意:在站樁的過程中,要注意身體各個部位的用意調整,集中注意力於身體的各個部位,通過意念調整,讓身體得到深層次的放鬆和修復。
(5)不要過度用力:站樁是一種相對靜態的訓練方式,不要過度用力,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在練習過程中,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逐漸加強訓練的強度。
作爲古老的中華文化遺產之一,站樁強調的是身體的力量、穩定性和靈活性,通過站樁的方式:站立於地面上,保持身體的平衡,手臂放於身體兩側或舉於胸前,保持姿勢不變,全身放鬆,呼吸自然,集中注意力於身體的各個部位,從而鍛鍊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力量和耐力。
站樁功,極容易:自然立,腳平行,
腳距寬,與肩齊,膝關節,微彎曲,
大葉大學SDGs校園實踐場域啟用 結合彰化中小學組永續策略聯盟
小腹鬆,腰背直,胸微含,眼平視,
眼半閉,也可以,兩手擡,腋半虛,
手高處,不過肩,手低處,不過臍,
手離胸,一卡距,兩手間,一卡齊,
手指間,夾煙似,嘴微閉,鼻呼吸。
先定神,後立意,麻熱脹,手部起,
守住它,莫着急,感覺到,再用意。
順肢延,走遍體,全身有,不爲奇。